小机构 大舞台 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宣传工作研讨会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杂志2012年度编通工作会议在湖北宜昌召开 5月22日~24日,《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杂志社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了“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宣传工作研讨会暨2012年度杂志编通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杂志编委、通讯员和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就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充分发挥杂志平台作用、更好地为推动墙材革新建筑节能服务进行了研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屈宏乐处长到会祝贺,并就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专题报告。湖北省建筑节能墙改办彭德柱总工致辞,并介绍了湖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进展情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杂志社副社长张立君发表了《墙材革新建筑节能是朝阳事业》的主题演讲,重点阐述了杂志改革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议表彰了杂志2010~2011年度优秀通讯员。 屈宏乐处长肯定了杂志17年来在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宣传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自1995年创刊以来,杂志始终站在墙材革新建筑节能舆论宣传的最前沿,在推动墙改建筑节能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广受业内人士好评、在行业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随着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支撑行业的理论概念、技术观点、产品信息会越来越多,杂志要紧跟行业发展新形势,扩大宣传范围,增强报道深度,不断支撑行业发展,满足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工作的新要求。 张立君副社长分析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和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后认为,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是朝阳事业,依托着两大朝阳事业,杂志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今后杂志要始终紧紧围绕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两大领域,以建筑节能为导向,重点落在墙材革新上,兼顾专业性、新闻性和人文性,全方位、多视角地关注和回应行业诉求,成为一本具有鲜明专业特点的综合性期刊。 张立君要求,杂志应在三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强化言论,要旗帜鲜明地传递出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要做有“思想”有“灵魂”的杂志;第二要增加原创,加强对人物、事件的专访,增强新闻性;第三要优化栏目,在做好专业栏目设置的同时,兼顾人文性,设置一些诸如文化、采风等栏目,愉悦和调节读者阅读情趣。 张立君强调,杂志内容覆盖整个产业、面向全国读者,可以说虽然是一个小传媒,但同时也是一个大品牌。要充分发挥好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依托行业,善用资源,多元发展,以杂志为核心,为行业提供诸如论坛峰会、技术服务、图书出版等一体化服务。 会上,杂志社安徽省通联站站长、安徽省墙改办副调研员王岩代表优秀通讯员作了发言。安徽省墙改办充分利用《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杂志这一主渠道、主阵地加大墙改宣传,在全省所辖各市墙改办建立了杂志通联站,在各县配备了宣传报道员,建立了完备的宣传网络。截至目前,全省16个市和绝大多数县已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宣传报道队伍,全省上下已形成了宣传、报道、发行“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他们要求各级通联站把宣传报道工作放在首位,组织墙改系统内单位和个人定期投稿,基本做到了每月在杂志等各种国家级宣传载体上有文章。同时重视扩大杂志发行,发行任务早布置、早安排。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少抽两包烟,多订一本杂志。通过杂志发行,扩大墙改宣传覆盖面,让各级领导通过杂志了解墙改工作的重要意义、方针政策和工作目标。他们还动员各类新型墙材企业和相关设计、科研单位订阅杂志,了解行业政策和技术发展动态。 杂志社总编辑白月枝对近期杂志宣传报道重点进行了布置。将主要从产业政策、禁实限粘、利废降耗、转型升级、推广应用、保温防火、节能改造、标准规程、负面曝光、争鸣探讨等方面着手,发挥专业综合性期刊的特点,多层面、多视角关注墙改建筑节能的发展。 白月枝强调,作为全国墙改最直接的舆论宣传阵地、最专业的主流媒体,杂志将专注墙改建筑节能领域,担当忠实的记录者、客观的阐释者、精准的传播者和积极的推动者。在做好杂志的同时,与行业联动,提供多元化服务,让杂志这个小机构,在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宽广的舞台上彰显力量,为推动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2011年度《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杂志优秀通讯员名单(103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浙江省 江苏省 江西省 河南省 福建省 上海市 天津市 黑龙江省 辽宁省 四川省 湖北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北京市 内蒙古自治区 |